村网通总站 五通村 wutongcun.nync.com 欢迎您!
2月10日,天气放晴。嘉陵区金凤镇马兰坝村一山坳里,蓝顶白墙的牛舍掩映在山林间。牛舍里不时传来“哞哞”的牛叫声。文运光正和妻子给牛儿喂饲料,清理圈舍。
年过五旬,文运光选择了返乡创业,这让很多人不理解。文运光说,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,他的梦想,就是不再漂泊,能在家门口创业。现在农村变化大,政策好。虽然自己已不再年轻,但也要乘上这股政策东风,实现自己的创业梦。
文运光是马兰坝村人,现年54岁。年轻时干过建筑、当过厨师,数10年漂泊,让他越来越渴望安定的生活。“现在农村变化大,扶持政策又好。何不在土地上做文章想办法?”文运光把创业的想法告诉妻子后,得到了妻子的支持。经过市场调研,夫妻俩决定发展肉牛养殖。
但创业不是说说这么容易的事情。缺资金首先是摆在文运光眼前的第一大难题。文运光找到村里的两个朋友合伙,共同投资。缺技术,他就向当地的养牛大户请教,并远赴云南、内蒙古、山东等地“取经”。2016年初,文运光在村里流转土地6亩,投资近100万元,建起了饲养规模达100头的养牛场,引进20头夏洛莱牛犊和30头西门塔尔牛犊。
准备饲料、疫病防治……牛舍的日常管理非常繁琐,一年下来,文运光的体重从近100公斤下降到75公斤左右。“今年5月,可以出栏30余头牛,产值在50万元左右。”虽然自己瘦了几十斤,但看着眼前膘肥体壮的牛儿,文运光一脸自豪。为了它们,文运光可没少花工夫。“吃的是有机食品,喝的是矿泉水。”文运光打趣说,牛儿坚持以青草、麦麸和玉米喂养。为让牛儿喝上干净的水,他还专门打下一口取水井,专供牛儿饮用。
“没想到他这把年纪了。搞起养殖来还有模有样。”附近的村民谈起文运光,语气由过去的质疑变成了佩服。
“今年准备把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头。”文运光说,目前,他和合伙人正申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,让养殖场走上规模化、科技化、产业化、集约化的发展道路。“下一步,我们打算采取‘合作社+农户+贫困户托管养殖’的模式,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”文运光说,今年初,他和合伙人就在酝酿托管养殖模式,将养殖场的牛犊托管给有意愿喂养的贫困户饲养,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等服务,出栏时再统一回购,让贫困户发展产业“零风险”。